成语先斩后奏的意思,拼音,出处、典故,造句,及近义词、反义词详解

成语:先斩后奏
拼音: xiān zhǎn hòu zòu
基本释义: 执法官吏先处决罪犯,然后上奏朝廷。今多比喻先采取行动,然后再上报。
详细释义: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,然后再报告帝王。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,造成既成事实,然后再向上级报告。
圣人命俺巡抚江南,敕赐势剑金牌,体察奸蠹,理枉分冤,~。 ◎元·无名氏《冯玉兰》第三折
成语出处:南北朝·刘勰《刘子》:“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。故发愤而致死。”
例句:1. 像这样重大问题怎么可以不请示而~呢?
反义词:
近义词:先礼后兵,先斩后闻,先行后闻
成语典故:
相关谜语:“先斩后奏”为谜底的谜语 1.谜面:大刀进行曲(打一成语)
2.大刀进行曲(打一成语)
结构形式:连动式成语
组成汉字:先,斩,后,奏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办事
读音正音:奏,不能读作“zhòu”。
成语易错:斩,不能写作“崭”。
成语辨析: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英语翻译:execute the criminal first and report to the emperor afterwards—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
成语造句:圣人命俺巡抚江南,敕赐势剑金牌,体察奸蠹,理枉分冤,先斩后奏。(元 无名氏《冯玉兰》第三折)
成语繁体:先斬後奏,先斬后奏
第一个字是的先成语:先入为主,先来后到,先人后己,先发制人,先礼后兵,先斩后奏,先睹为快,先知先觉,先见之明,先天不足,先声夺人,先斩后闻,先国后己,先忧后乐,先我着鞭,先笑后号,先吾着鞭,先河后海,先驱蝼蚁,先难后获
第二个字是的斩成语:先斩后奏,先斩后闻
第三个字是的后成语:先来后到,先人后己,前仆后继,前仰后合,前倨后恭,先礼后兵,先斩后奏,以观后效,前赴后继,杜绝后患,前因后果,死而后已,前仆后起,强而后可,先斩后闻,前歌后舞,谋而后动,步人后尘,绘事后素,先国后己
第四个字是的奏成语:鸾鸣凤奏,先斩后奏,八音迭奏,钟仪楚奏,管弦繁奏